飞虎出征

喜剧片中国香港2013

主演:余文乐,邹凯光,曾国祥,陈静,邵音音,雷宇扬,卢惠光,许绍雄

导演:麦咏麟

播放地址

 剧照

飞虎出征 剧照 NO.1飞虎出征 剧照 NO.2飞虎出征 剧照 NO.3飞虎出征 剧照 NO.4飞虎出征 剧照 NO.5飞虎出征 剧照 NO.6飞虎出征 剧照 NO.13飞虎出征 剧照 NO.14飞虎出征 剧照 NO.15飞虎出征 剧照 NO.16飞虎出征 剧照 NO.17飞虎出征 剧照 NO.18飞虎出征 剧照 NO.19飞虎出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7 16:48

详细剧情

故事根据导演彭浩翔的小说《特别任务连》改编,讲一班飞虎队员想召妓,但又不敢在香港搞,最后要偷渡去澳门。原本进展顺利的计划,因为澳门司警的扫黄行动逐渐演变成一场闹剧。众人身为警员,反遭牢狱之灾,利用绝技逃生,却被全面通缉,孤注一掷之下,竟又与贼同船。几经斗智斗勇,众人不仅了解到彼此的心结,更阴差阳错的成为缉拿悍匪贼王滔的关键。每名飞虎队员也在这场建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行动中,重新认识了自己,领悟到团队精神之重要。

 长篇影评

 1 ) 嫖妓就两个字

嫖妓,
就兩個字,
一進一出。
用咁低俗嘅辦法嚟團結飛虎隊,
真系俗又唔俗!
一直都挺中意彭浩翔,
原因系佢敢拍,
原因系佢也想得出嚟,
原因系佢嘅電影極度惡劣!
佢題材新穎,
邊個做得到?
依家嘅國產電影除咗抄襲還會乜?
也許彭嘅電影大多爛了,
至少佢對自己要求掂了。
你會為了電影嘅完整度唔接受剪切咩?
呢部電影就系,
寧願不在大陸市場上映也敢保留原片。
萬惡嘅廣電總局,
電影惡搞着也要討伐你!
於系,
飛虎出征了,
向着澳門前進了!
佢哋,佢哋,
佢哋系要干嘛?
佢哋系要,
【嫖妓】!
 

 2 ) 不就嫖妓么,也就一进一出而已

  《飞虎出征》由彭浩翔监制,兼编剧.



他老人家出的就是低俗片专家, 十年前<大丈夫>,去年<低俗喜剧>都是由他执导



风格类似美国的R级片, 低俗,黄赌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片子讲是一群飞虎队(香港特警)去澳门嫖妓,结果碰到警察扫黄,飞虎队特技就用在对抗扫黄上



主演杜文泽,自然是喜剧片



这种片子有三个看点



1. 对各种片子调侃,美国那里最爱拍, 除了彭浩翔自己的大丈夫(男人去嫖,里面许多桥段和演员都是出来,算是大丈夫电影的致敬),低俗喜剧(妓院推出了驴等四足动物套餐,杜文泽脸色大变); 还有寒战,一代宗师等等片都能看到影子



2. 对男人最感兴趣的澳门娱乐业的一次深度说明, 嗯,今年去澳门看赛车,流连于酒店的流莺不见了,影片里面才知道都企业化集团化了,街边流动小贩式的经营已经给取缔啦... 不过看着他们妈妈生带着一群妹子出来介绍, 不由想起一句话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在一起



而现在除了有正牌,竟然还发展到有培训员( 就是还没操正业的在旁边打下手,观摩什么的)



看了还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不过想起当年去拉斯维加斯,满大街派宣传单的都是叫小姐的,看来黄赌真是不分家



3. 就是喜剧了,嫖妓是明线,嫖是肯定嫖不成的了. 因为这个让古时主角们狼狈不堪,最后却还是大团圆结局,这也是观众爱看的



反正香港就出这样无厘头片,紧张的工作后,进电影院放松一下,哈哈一笑,出来就忘记了,但是还能记得里面一些情节,有时候还能拿出来高兴一下,就可以了

 3 ) 飞虎出征

    雷宇扬对余文乐说,因为坐牢了,老大以为他叛变,只好去台湾躲,却碰到了现在的老婆。他现在不贩毒了,只投运点走私货去对岸卖。养活老婆和三岁的女儿。感觉幸福多了。
    其实余文乐也是,被杜汶泽强拉去了本不想去的澳门,虽然折腾的够呛,但遇到了爱情,收获了友情。虽说“上帝关了一扇门,一定给你开一扇窗。”是自欺欺人的扯淡,但生命中一些改变引发的连锁效应,多少是会给人生增加一些体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或曾经有那么几个“如果那天病了,约会换了,我们就不遇上了”的人。
    本片基本是男人情,女性角色大多是赤裸相见。所以一个纯情一些的雏妓,就被当做清纯典范。本片全篇粤语,偏偏到了嫖妓环节,出来的小姐三分之二改说国语。黑龙江、青岛、成都、广西,纷纷中枪。港人嫖娼永远逃不出北姑话题。
    细细除了做小姐,还做酒吧促销,Gay吧招待。虽然兼职不少,但全部灰色行业。出淤泥而不染几无可能。因此最后的成其好事有些过于理想,除非波士顿真的很开放。
    四人从开始就在看球和嫖妓之间选择,澳门司警工作时间集体看球,到了色情场所也经常和小姐搭讪。可见港澳警方对于ball和波都很有爱。

 4 ) 香港有个彭浩翔

    从买凶拍人开始,彭浩翔就走了一条与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人不同的路子。这个香港本土的昆汀塔伦蒂诺相,坚决不走寻常路,始终坚持黑色、讽刺、另类、独立制作。这对于整个华语电影他一直是个另类,于我而言是个欣喜。
    众多的电影中,我独偏爱那些黑色带有讽刺色彩的,如猜火车、两杆老烟枪、搏击俱乐部、低俗小说,很多人把此类称为cult影片,可至今我也不明白怎么个cult法。其实人们之所以称之为cult,大约是因为此类电影难以被归类,它们往往题材各异,风格又迥然不同,很难像其他类型片那样轻易归纳,但透过这些电影不同面貌,人们又分明感受到它们骨子里的神似。此类电影往往立足于本土文化,致力于对现实、社会、文化、人性的讽刺和批判,导演往往天纵其才,功力深厚,题材取向,叙事、表现手法以及影像都自成风格,如盖里奇的回环叙事快速剪接,令人过目难忘。顺便说一句,宁浩是个好学生,活学活用,现炒现卖,但手法多移植借鉴于外人,过多地地精力放在手法上。黑色电影重在文化,手法嘛,仅仅是导演个人的招牌。看看昆汀电影的叙事和对白,就知道人家是在对整个美国文化谙熟于胸之后的厚积薄发,积淀、积淀,这个积淀不在乎时间长短和导演的年龄大小,关键是是否有并保持一颗敏锐感性的体悟之心。所以这样的导演镜头下,一个发型、一套服装、一个道具、一句对白、举手投足间,都能充满丰富的含义。外人看着像玩儿一样轻松简单,但是比一般类型片要难得多。如有不明之处,请参看《低俗小说》和《被解放的姜戈》。
姜文本也是这样的导演,也有这样的野心,也有与野心匹配的能力,但是……你懂的。所以他的《让子弹飞》始终成不了《被解放的姜戈》,其实讲的不是一回事儿吗?
黑色电影的导演都是与生俱来的,很像个人的气质,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你看看大卫芬奇,无论拍什么题材,画面始终透着那股阴郁。彭浩翔也是如此。
按理说从买凶拍人到现在也好些年了,彭不仅没有成为昆汀,连陈嘉上、陈木胜都没成为。要知道大陆第六代导演都出来各大奖项混了,您就没点儿紧迫感?个人认为拍类型片还是名利双收的,所以有画皮就有画皮二。拍黑色电影就难了。你看宁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出个黄金大劫案,要仿盖里奇就费劲了,现在又想仿昆汀,我的天……当然,我是很尊重宁大导演的,我尊重每个认真拍电影的,尊重每个认真拍电影,不为钱而拿电影去妥协的导演,无论拍的好坏。就像一个男人去追一个女人,他必须得是真爱她,手段拙劣一些,技巧欠成熟一些我们可以接受,最多有点恨铁不成钢,但你不能是为了去玩弄她,更不能为了钱去玩弄她,更更不能为了钱让很多人去玩弄她……我的天,我都说了什么呀!
话归正题。彭没有成为陈嘉上陈木胜,不是因为成不了,而是人家不想成不愿成。彭拍了部《伊莎贝拉》,让很多人唏嘘落泪,也让很多人产生疑问他是不是转性子了。然后彭赶紧出来澄清说这是个冷笑话,然后去拍《出埃及记》、《维多利亚一号》去了。人家不是拍不了类型片,不想拍罢了。彭一直坚持小制作,努力保留独立电影的色彩。但人家不是赚不了钱,去年的低俗喜剧票房就很好,植根于香港本土的志明和春娇,移到北京居然丝毫没有橘生淮北的问题,票房又大卖了一场。人家文艺范,可不代表人家赚不到钱。非不能,不屑为也!这个和内地很多导演眼高手低截然不同。
于是有人说他小聪明,我不敢苟同,如果真是小聪明就不如拍类型片了,再烂还能烂过富春山、不二神探?怎么地也能到林超贤这个水准,反正钱照拿。
彭始终对商业化有高度的警惕,就像低俗喜剧里所表现的制片人的境遇。看过的人就会明白一部电影(在国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导演可以掌控,制片人可以掌控?一部电影的质量和投资人的素质又有多大关系,在我们这个电影市场极不规范的时代。当然结果肯定资本占了上风,电影作了妥协。
看传记片《西区柯克》,里面讲西拍《精神病患者》承受了来自制片方的巨大压力,为了能够在作品中贯彻自己的思想保持作品独立,他甚至要扺压自己的房子。但好莱坞的老板可不是要让自己的毛驴演女一号的门外汉。他们还是做电影做好电影的,人家只是要尽量确保投资的安全,全不似黑道大哥肆无忌惮地用金钱践踏电影践文化。他的毛驴让我想起某年春晚上牛群相声中那头广告硬植入的病驴。现在这个已不成问题了,我们的电影人早已习惯这种硬植入甚至是主动去植入,只要您有钱,什么体位都行,毛驴也行。所以这彭讽刺不可谓不入骨。
彭的电影又的确惯以以小见大,或者说他的电影都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喜,又以小人物的悲喜来折射大时代的气候。经济衰退失业的副导演、面对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澳门回归前后的司警、体制内循规蹈矩的中年男人、高房价下崩溃的房奴、牺牲一切的制片人。当然仅有对现世的反讽还不足以称之为黑色,彭导的表达方式(叙事)才是不可思议的。
一、《买凶拍人》——经济衰退,谋生不易啊
《买凶拍人》蕴含的是在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面衰退,往日的繁华似锦不再,人们的生存压力加大。彭导偏偏选取的是和现实国计民生无关的杀手行业:现如今钱不好赚,杀手也成为夕阳产业了,客户越来越少,附带要求却越来越多。不仅要杀人,还要把对方死前一刻录制下来,方能解心头之恨。于是杀手和不得志的导演联手,由传统粗放的杀人放火型转型高端智力型,以提升服务进军杀手市场,我靠,居然这样也有竞争……
二、《青春梦工场》——垮掉的一代和小小的励志
《青春梦工场》的背景与《买凶拍人》类似。香港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动,使得香港的年青人处于一种复杂的处境当中,对前途迷惘、对人生缺乏规划、满足于虚荣和物质享受、无法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狼狗舅父在海边的那番疯癫的训斥,堪称神来之笔:
个社会实在有太多虚假的人了,像你们这些……什么大学生,最他妈操蛋了!骗政府钱,申请什么助学金、助学贷款,你看你们买了些什么?啊,你买了些什么?又不还钱。还有啊,你们申请什么大学生自雇计划,自雇自雇……你们只懂得自己顾自己。”

        “You selfish!
         you selfish generation!
         you know?what the hell you doing, wow?
         where is your mind? where is your dignity?
         your generation upset me.
         you upset all the HK people and all the HK uncle.
         all you want is nudity!
         sexology! <sex and the city>!
   you fucking stupid generation!
   i won't forgive u!
   you dont konw,…
   ……
人生的困境或许可以找到这样或那样、历史或政治的原因,但个人的不思进取才是问题所在。彭导不希望新生代的香港青年成为垮掉的一代,才有这样的当头棒喝。大学生家乐在吃喝玩乐之余,总是难解心头淡淡的忧愁与迷惘。固然,纸醉金迷的生活可以麻痹人的感官,却无法解决精神的困境。整个AV电影的拍摄过程,视同一次社会实践,几个大学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三、《伊莎贝拉》——浓浓的怀旧和出路的迷惘
《伊莎贝拉》拍的是澳门回归前后,隐喻的其实是香港人在回归十年里的心理失落。香港在这前后变化很大,作为本土香港人,彭导敏锐地嗅到了人们情绪中的那丝味道。整部电影在浓厚的怀旧氛围里,老街、破旧的公寓,一段无法忘却的爱情。当然,他倒不见得是怀念于英人的殖民,但过往的繁华与骄傲确是令人难以忘却的,就如同片中张丽华对于马振成。然而,旧的终已过去,新的犹可企及。张碧新是新生代,在她的帮助下,马振成卸下所有负担,与往昔挥手告别,提取胡须,轻装上阵,迎接新的生活。香港精神还是很积极乐观的。
四、《出埃及记》——个人于体制的冲突与和平
任何时代任何个人都生活在体制内,任何试图突破体制的行为都会受到包括体制内他人的反对和排斥。女人试图联合起来杀男人,命题很荒谬。问题在于所有人对此不是遮遮掩掩便是保持缄默,没人愿意冒不可知的风险去一探究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这便是体制。任达华所饰演的警员不愿和光同尘,为警队所排挤,得不到升职。婚姻也是一种体制。他在家中与妻子相敬如宾,却难以得到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与疑犯遗孀潘小源(温碧霞饰演)渐生情愫,渐渐放弃自己原有的坚持……
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我却见温碧霞很美。
五、《志明与春娇》——以烟会友
彭导于社会的变化及由此引发的人的变化格外敏感,由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这一法律出台实施,到俗世中普通男女的精神世界与爱情生活,之间的联系微妙。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轨迹大致相同,离家-上班-回家,至多加个下班娱乐一下。因为禁烟人们只能在寥寥可数的吸烟点抽烟,使得原本生活轨迹并无交集的人相识,相爱也成为可能。
最令人佩服的是,彭导又拍了《春娇与志明》,背景移至北京,和许多北上的香港导演不同,彭导居然没有丝毫的水土不服,《春娇与志明》无论在内地在香港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为么?导演对于时下人们情感生活的敏锐捕捉和细致把握。
六、《维多利亚一号》——高房价下的疯狂
一个弱女子为了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不惜铤而走险,究竟是谁疯了?片子相当的暴力血腥,不过最可怖的还是女主角为房而疯的歇斯底里。想买套住的房子为么子就这么难呢!
七、《低俗喜剧》——当前电影现状与制片人的悲歌
如果把一个剧组比作一个公司,幕后投资的老板是董事,制片人是执行主席,导演是总经理,编剧、摄像、武指、剧务什么的都是雇员,产品就是电影。过去总以为一部电影的好坏是取决于主演,随着对电影了解的深入,发现导演起主要作用,再后来发现制片人才是功不可没的。制片人的名字永远不像导演和主演那样光鲜,套用《一代宗师》的话:导演和主演活成了面子,制片人活成了里子。导演要求创作的独立权,演员要求待遇,投资老板更是有各式各样的要求,谁撂了挑子都不成,这些制片人都得兜着,更不必说为拍电影募集资金时的艰辛了,还得“拍驴屁”。一部电影成功了,皆大欢喜,电影被打上某导演作品,主演和捧红的女星星光灿烂走红毯,投资方回报丰厚笑逐颜开。只有制片人是伤痕累累。
八、《飞虎出征》——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同样是飞虎队,A组去美国集体参训比赛,B组去澳门集体嫖娼。做的事情不同,其中尽心动魄、险象环生却是相同的。拍AV和公司上市没区别:“想概念,集资,上市再分拆给小股东,其实我们做的跟许多上市公司都没两样。所以我在想,其实要玩社会这种东西,也不是那么困难,只是看你有没有心。”集体嫖娼和集体参训也没区别,都是需要团队精神上下一心的。这部片子彭导玩的很嗨,正所谓助人自助,娱人自娱。

 5 ) 电影慢谈之[0282]飞虎出征



每次有一部票房兼口碑的大鳄出现在香港的影坛,比如[无间道],也比如[寒战],精明的港人总会推出一系列的跟风之作,来捕捉市场的余温。这部电影,彭浩翔原著兼编剧,导演麦咏麟 就是他的马甲而已,到处都是彭浩翔的路数和方式。香港人本来就很市井,无论是收纸皮的小贩还是飞虎队的猛男,过大海赌一场打一炮,是永远拥挤的生活中难得的放松。

香港电影北上的趋势无可避免,纯粹的港产片更加难能可贵。结尾处,几个人一起跑步的桥段很烂,演技大考验的比拼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过关。但总体来说,是不错的喜剧。

 6 ) 《飛虎出征》彭浩翔豐收過後

作者:夏桑菊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6099&d=2119

【am730專欄】2012是彭浩翔之年,兩部高踞港產片票房的作品《春嬌與志明》及《低俗喜劇》都由他執導,贏了票房和口碑已是斐然的成績,但最了不起的是贏了話題,去年一個春一個夏,去看這兩齣電影好像在一時之間形成一種空氣,一種壓力,一種誘惑,香港人忽然都得擠個時間,去湊個熱鬧,風頭之勁絕對可以媲美李廣田筆下的花潮盛況。
 
更高難度的,是贏了香港觀眾那一票。《春嬌與志明》是合拍片,故事發生在北京,兩位主角在內地的另一半都是中國演員,但春嬌與志明是地道的香港人,去到那裡他們的愛情故事還是港式的。一部合拍片卻深得港人的心,對上要數《葉問》丹爺大戰洋鬼子;《低俗喜劇》卻去得很盡,完全放棄中國市場,粗口和下流的元素並駕齊驅,卻看得香港人大叫過癮,找回港產片獨有的抵死氣味。所以,除非彭浩翔突然轉拍文藝大悲劇,否則無論他緊接《低俗》之後推出的作品是甚麼,都得承受一定的票房及觀眾期望的壓力,而在去年觀眾的期望被推高了後,《飛虎出征》表面上是乘勝追擊,但也很大機會輸在起跑線,因為它不是輸給同期上映的對手,而是輸給《低俗》,以四個男人過大海尋歡作題材,恐怕連《大丈夫》也會被翻出來比較了。
 
嫖令男人成長
彭浩翔很成功地令我相信,男人真是很喜歡嫖的,但即使嫖的初衷是為了肉體上的快樂,嫖的過程卻會令一個男人成長,加深對自己的了解,以及增進嫖友間的感情。《飛虎出征》用的是《征》而不是《精》,已明確告訴觀眾這部片不是《低俗喜劇》的續集,它是講四個男人如何征服困難。表面上,這個困難是這四個飛虎隊隊員在澳門嫖妓後,可以如何逃過當地司警的通緝偷渡回香港,但其實他們每個人要征服的是人生難題,包括面對事業低潮、失戀、父子情仇及性取向等問題,看得出編劇的野心,笑片也要講深度,不想只以一堆爛笑話塞滿那九十分鐘。鄒凱光和父親有仇的那段最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頭一小時的劇情中,他很成功地演活了一個只以下體思考的男人,毫無廉恥地走去父親家爆竊,給老父逮個正著,兩父子一見面就大動干戈,最後老父激動得心臟病發入院,讓他如何後悔,我們才看到當這個角色以腦及心思考時,可以有這樣細膩的一面。
 
對白生活化
最近深受全城熱捧的飛機師電視劇,雖然製作很有水準,但一聽對白就覺得不對勁,現實中怎會有人在公眾地方大叫:「天空,I am coming!」以展示自己想起能做機師的興奮?造作。彭浩翔的戲卻倒過來,劇情即使多天馬行空,對白還是感覺踏實而生活化。大家可以說杜汶澤和余文樂仍舊沒有突破,但做自己的最大好處是自然,最誇張的對白怎麼唸都不會刺耳。
一年至少拍一部給香港人看的電影,彭浩翔,繼續努力!

 短评

笑到不行。

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能参与这套戏的,不是堕落就是仆街的啦

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从表演到故事到段子都没啥突破出彩的地方。就是露点露得比人家多了些,彭浩翔干嘛不自己导呢?!

12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hhhhhhhhhhhhhhhhh印度南和北,好烂的梗啊hhhhhhhhhhhhhhh

13分钟前
  • 西决
  • 还行

“嫖妓,说白了就两个字,一进一出”、“只有虾米成功射精的淫战行动” 这是在致敬《一代宗师》和《寒战》吧。“请问你是哪国混血?印度南和北”哈哈哈,有的是淫溅小段子,但故事整体感觉有些小题大做。

1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彭sir在没品路上果然越走越远越来越贱。这样的故事居然最后可以升华成手足亲情,“真系唔话得”。电影中大量粤语谐音笑话,不懂粤语的人是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啦。总而言之,贱够搞笑!

19分钟前
  • 少说话多写字
  • 还行

完成度挺高的。。。

22分钟前
  • 闲人
  • 还行

香港三级片没落至此,连个大胸女都找不到了,请拿出点诚意,请岛国AV女优来救市吧好吗?要不然现在时间那么紧,诱惑那么多,谁看你翻来覆去炒那些老梗啊?何况还不如当年的《大丈夫》呢。年纪轻轻的就知道成天致敬自己,彭胖你太不求上进了。

27分钟前
  • 麻绳
  • 较差

太有创意了

28分钟前
  • kyle945
  • 推荐

顺便再恶搞一下《低俗喜剧》,杜汶泽真是搞你没商量。。最好笑的点是友情岁月的音乐响起的那一下啊。。

32分钟前
  • 推荐

这还不是余文乐自《春娇与志明》之后最好的电影?一次港片爱好者的串烧狂欢。一路向西、春娇与志明、寒战、一代宗师、大丈夫、低俗喜剧、古惑仔……轮番上梗。对白重口而强大,不禁点赞。澳门大战,各种长知识却能点到即止。最后大长跑,归于小清新。没有大丈夫的龙争虎斗,却有兄弟父子间的点滴情意。

33分钟前
  • ZeonGin Sou
  • 推荐

不管圈内圈外怎么骂彭浩翔,反正我笑了,一如《低俗喜剧》一如《老笠》。

36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2333333

40分钟前
  • Anakin
  • 还行

跟《大丈夫》一回事儿吧,当年看彭胖小说很喜欢这故事,好期待,看了总算没失望,“基警”‘提款基’‘吹风基’‘,平原,装男妓,September,三十分钟跑完十公里,最开始的时候,还调笑了一下《低俗喜剧》广西和驴,真是联系上下文喔,总之,喜欢的人就一定会喜欢的

44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三星半。最後半顆勝在整個故事都很完整連貫,有點大丈夫的意思,不過深度自然不夠

47分钟前
  • M.
  • 还行

叫雞,兩個字,一出一入 ,選對邊個,躺下。嫖完果個仲企得起身既,密就喺贏家。你話啱唔啱

52分钟前
  • 猫呀么猫熊君
  • 力荐

以小窥大结合身边事 香港男人的猥琐还是一脉相承的

56分钟前
  • Xiao L
  • 还行

余文乐你真是开什么车什么车坏啊。#飞虎出征# #志明与春娇#

58分钟前
  • ibelieve
  • 还行

余文乐完全游离。。彭彭跟我一样喜欢小奶嘛。。

59分钟前
  • Dr.Young
  • 还行

看的国语版,意思不大,比较烂俗,两星半。

1小时前
  • 古都孤独Z inc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